未来药用辅料企业面临的挑战浅析 |
生意社11月28日讯
DMF文件管理方式在国外已经实行多年,国外对药用辅料不进行注册,而是采用DMF备案资料方式。如今,这种管理方式正被我国药用辅料管理部门接受并准备采纳。第67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包装/设备交易会的“APIChina药用辅料论坛”上,有业内透露,我国DMF文件管理已进入最后征求意见阶段,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发布实行。
药用辅料行业现状堪忧
DMF文件管理,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按照规定要求程序,将其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工艺参数等技术资料,自愿报送药品监管部门,供药品监管部门和药品生产企业等在药品注册过程和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文件管理系统。制药企业负责对DMF原辅料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和监督。
目前,我国药用辅料企业技术水平较低,许多企业的产品还停留在淀粉、糊精等“老三样”上。而在国际市场上,每一个特色原料药、新药、新剂型的出现,无不伴随着药用辅料新产品的涌现。我国大部分原料药、制剂高端品种采用的药用辅料都需进口。随着我国原料药行业向特色原料药方向发展,全球性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制剂工厂搬到了中国,内外资企业都迫切希望能采购到中国本土的药用辅料。从增长潜力来看,现在国际药用辅料市场规模每年约增长40%,远远高于西药制剂市场规模的增长幅度。其原因是,全球新药研发速度放缓,投入增长,带动产品二次研发热潮———不论是适应证范围扩大,还是改变给药途径、增强靶向控制效果,都离不开药用辅料,药用辅料甚至经常成为最核心的技术。
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科大学涂家生教授则表示,目前全球公认打破制剂生产瓶颈、提高附加值的途径为增溶、靶向、控释、吸收等,而这些都需要借助药用辅料来实现。原料药做成制剂时受药用辅料制约尤为明显。在美国,一种原料药能对应生产出30种制剂,我国却只能生产出3种制剂。从药用辅料使用数量来看,差距也非常明显。全球约有药用辅料上千种,而我国目前收入药典的药用辅料仅有100种左右,且大多是老产品。
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正龙告诉记者,目前国内药用辅料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没有几家,而且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药用辅料标准缺乏,产品注册较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产品的引入和开发,也不利于优秀企业的快速成长。
福州海王金象中药制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吐根酊生产企业,其生产吐根酊的原料全部为进口。该企业通过对进口原料进行工艺技术处理后,生产治疗儿童咳嗽的制剂产品。该公司副总经理郑施波说,目前国内市场上有吐根酊粗品和吐根酊流浸膏两种,前者含有杂质和不明成分。由于招标采购不断压低制剂价格,加之没有产品标准,目前吐根酊粗品被普遍采用,安全有效的吐根酊流浸膏反而被抛弃。劣币驱逐良币,这对规范企业造成很大打击。
DMF文件管理箭在弦上
据了解,我国实行DMF文件管理可谓箭在弦上。新版药品GMP却要求企业对药用辅料实行评估,同时药用辅料研发也被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
“DMF文件管理于去年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今年以来已经召开了两次论证会,并在山河辅料首次试点,进行了产品第三方审计。
”尹正龙说。
在展会上,记者随机采访时感觉到,业内对实行DMF文件管理呈现出“两头热”:一头是监管部门比较“热”,另一头是部分优秀企业比较“热”。
涂家生表示,从药用辅料发展趋势来看,DMF文件管理势在必行,它强化了制剂企业对使用原辅料的主体责任;能防止技术资料泄密,保障企业提供真实的技术资料;提高对辅料技术评审的水平到效率;为现场检查和GMP检查服务建立起真正从源头到实施全过程监督的检查制度,全面提高药品质量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为制剂企业选用符合要求的原辅材料服务,提高以制剂企业为核心主题的责任意识。
对于当前实行DMF文件管理制度,涂家生也提出了一些希望:“DMF文件管理制度是企业自愿申报,没有强制性,因此需要企业深刻认识;需要良好的制度设计,以保证资料的翔实,要解决备案与评审、自愿与强制的关系;我国实施DMF文件管理,既要吸取国外经验,又要符合中国国情;要进一步研究供应商审计和药监检查的关系。”
天津爱勒易医药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然表示,DMF文件管理制度呼之欲出,中国制药发展迅猛,原辅材料的发展必须契合整个行业的前进步伐,对于药用辅料行业来说,DMF文件管理制度是符合实际的选择。
据悉,按照专家解读,实行DMF文件管理制度后,已经被使用的药用辅料,只要企业能够提供全面的技术资料,就都可以进行备案。一旦有企业投入生产,即被激活。这将大大提高市场新技术使用效率,但是在知识产权、关联评审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载自中国医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