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0000年0月0日  
※您目前所在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政策暖身抵御市场严寒 小微型药企将阔步向前
    生意社2月22日讯 
  
  政策暖身抵御市场严寒小微型药企将阔步向前
 
  山东注重医药研发与产业化对接,医药工业销售收入连续六年保持国内领先,但如何聚拢中小药企攒紧力量,依然任重而道远。
 
  最终产品和服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税收占全国企业的54.3%,而获得各大国有银行贷款的几率却微乎其微。这就是当前我国1023多万户小微型企业面临的现实窘境。
 
  不过,近期一项政策的出台,似乎为这一局面的终结“加快了脚步”。
 
  本月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进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方案,中央财政将安排15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要支持初创小型微型企业。
 
  自去年以来,多数小微型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诸多新困难,突出表现在生产资料、生产要素价格较高,资金链条的断裂等。
 
  “这既与全球金融危机有关,又反映出国内市场自身的不景气。不过,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小微型企业迎难而上,实现平稳增长。”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说。
 
  拥有众多小微型企业的医药领域,如何能更快地享受到政策恩惠成为业内人士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重在导向作用
 
  “小微型药企在容纳就业、推动经济发展、活跃创新、稳定社会和谐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次中央安排150亿元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表面上看是为了缓解市场波动给中小企业带来的生存危机,但背后的深层意义在于其产生的导向作用,会引导地方财政与社会资本相继跟进。”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小微型药企将获得发展先机,出现新的格局。
 
  纵观国内小微型药企生产的品种,不难发现多集中在一些老药、常用药的品种上。“它们在保障国家基本药物的供应上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企业兼并潮的涌进,‘弱不禁风’的样子也凸显了出来。”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兼首席科学家鲁先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融资难已经成为一些小微型企业在发展中的“痼疾”。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相比大型企业,银行在对中小型企业进行贷款时通常持有谨慎的态度。“小微企业向银行贷款,简直有点天方夜谭。毕竟银行都想把风险降到最低点。即便是成功了,还得附加各种条件,而等到正常的审批程序下来了,黄花菜都凉了。”一位小微型药企的负责人直言不讳。
 
  得知中央对中小企业支持的政策后,这位负责人难掩心中的激动,连说两句“终于盼来了”。
 
  政策公告中提出,我国将继续清理取消或减免涉及小微企业的收费,联合各部门推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加强和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促进小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更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的信息,我国将建立小企业信贷奖励考核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并加快发展小金融机构,适当放宽民间资本、外资和国际组织资金参股设立小金融机构的条件,放宽小额贷款公司单一投资者持股比例限制,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自身创新必不可少
 
  政策的出台的确让许多小微型药企看到了希望,但是真正享受到政策恩惠,在于明德看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政策的出台还需要细则的跟进和更为长远的规划出台。”
 
  据记者粗略统计,目前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等几十家银行都已经制定出相关政策重点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输血”。此外,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条例或意见,力破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比如,广东省刚刚出台了《2012年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安排2.5亿元资金专项用于中小企业发展,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
 
  不过,即便小微型药企获得了诸多政策的暖身,但实现成功上市融资在诸多证券分析师看来还是非常困难的。
 
  “无论是在主板、中小板、还是创业板都希望渺茫。毕竟入市门槛都有标准在。如果小微企业能公开发行股票上市融资,估计首先要修改《公司法》和《证券法》,否则不可能上市。”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研究员张仕元对本报记者说。
 
  采访过程中,诸多业内人士都向记者谈到这样一个观点:政策暖风的频吹确实带来了温暖,但是任何一家小微型药企想获得蜕变,最终还是需要靠内功的修炼,而内功修炼脱离不了企业自身的革新或创新。
(摘自中国医药网)